发布时间:2025-10-15 18:13:20    次浏览
10月12日上午,在德州召开的山东省第九届海洽会现场,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带领13个县市区长及部分市直部门负责人开启“精准引智”模式,与参会的“千人计划”专家和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直接对接,现场“抢”人才。(10月13日大众网)虽然在国内外参加过很多次人才洽谈会,谈起山东省第九届海洽会上刚才的一幕,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办公室主任沈伟还是难掩兴奋之情,自称“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一个市长带着辖区内的十几个区县的“一把手”直接同海外专家人才面对面的谈合作,可谓开创了“人才引进”的先河,谁能说这不是一项创举。现行的体制中,很多地方还停留在申请建立自己的开发区中,甚至有大部分地方正在为能够承接发达地方转移性的企业而沾沾自喜,在这种侥幸中,显然忘记了“挑挑拣拣”的原则,忽视了发达地区为什么把这些企业整体性迁移。譬如一些原料型企业,人口密集型企业,但更让人不能忽视的是一些污染企业,这些都属于必须搬迁的,对于这些企业,承接城市必须做好有针对性的对接。在这种招商引资中,带队的地方领导或者分管领导,往往会看重引资企业能够带来的效益。德州市长陈飞亲自带队参加山东省第九届海洽会,有人说,因为在德州召开的,他当然要去啦。但是很多人忽视了背后的工作和努力,譬如人家陈飞市长并不是单纯的在这场海洽会上秀一把,更多的是真招实干地带着各区县的一把手面对面同那些带着项目的专家型人才去真切的沟通洽谈。洽谈会上,总共有31位“千人计划”专家携创新成果、项目前来参会。一场洽谈会下来,德州各县市区与10多名“千人计划”专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这已经不是重视的问题,而是为各县区找到了新的商业机遇和就业机会。在海外留学人员展位,这位陈市长不仅同这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进行了对接洽谈,更是现场点名各县区同人才对接,半小时就达成初步意向几十个,这不仅是效率的问题,也看出了这个市长对于各区县经济状况的了解,更反映了对于招引人才的重视。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能抓住“人才”这个牛鼻子,必将能够在未来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这一点需要各地去做适度的引导。如果一地总停留在每年招引多少企业数量上,没有后续研发实力,没有人文科技知识储备,在这个比人才、比技术工种整体含量的时代,没有“人才储备”这个梧桐树,怎能引来外迁企业的青睐?(文/孙伟)